
1、刘禹彤在WCBA的表现如何
2、刘禹彤赴美特训效果如何
3、中国女篮为何选择其他中锋
24岁的刘禹彤(身高2米01)在全运会女篮资格赛中打出统治级表现,却连续落选中国女篮国家队集训名单,这一反差引发广泛讨论。其竞技状态与国家队选拔逻辑的碰撞,可从以下维度解析:
一、全运会资格赛统治级表现
- 高效输出:在对阵黑龙江的收官战中以13投11中轰下22分4篮板1盖帽,帮助四川女篮119-57大胜对手
- 整体数据:资格赛场均仅出战14分钟,贡献13.8分4.2篮板,投篮命中率高达80.5%(赛会内线效率第一)
- 战术价值:作为韩旭替补,在有限时间内撑起四川内线攻防体系,对阵山西、上海等关键战均贡献15+得分
二、落选国家队的争议焦点
-
年龄与定位矛盾
- 刘禹彤生于2001年,符合国家队年轻化建队方向(集训名单最大为1998年出生),且比入选的陈明伶更年轻
- 对比同期入选的吴梦婕(身高1米88),其在江苏女篮场均仅4.3分,而刘禹彤的即战力明显占优。
-
技术特点与国际适配性
- 优势:低位单打能力突出,背身脚步被WCBA解说誉为"教科书级中锋艺术",大运会决赛曾带病砍28分15篮板率队夺冠
- 隐患:移动速度未达国家队新标准(宫鲁鸣要求外线球员折返跑提速15%),且膝盖旧伤影响持续作战能力(半决赛对战张子宇时被观察到髌骨不适)
-
人才储备的战略选择
- 国家队中锋位置已储备韩旭、李月汝两位核心,并重点培养18岁新星张子宇(身高2米26,臂展及封盖高度超男篮后卫)
- 教练组更倾向选择能拉开空间的机动型内线,如杜润旺(三分命中率52%),而刘禹彤传统背打风格与当前战术兼容性存疑。
三、未来突围路径
- 联赛正名:转投北京女篮后成主力中锋,首秀压制江苏队许晨妍(13分vs10分),展露技术全面性。
- 国际赛场机遇:锁定2025年大运队首发中锋资格,有望复制2023年夺冠辉煌。
- 技术转型:赴美特训期间强化中远投能力(同期李月汝在WNBA开发三分技能),向现代空间型五号位进化。
刘禹彤的落选折射出中国女篮"高大化"与"快速化"的战术博弈。其若能在WCBA延续80%+命中率的内线统治力,同时提升防挡拆移动效率,重返国家队并非遥不可及。
【来源:24直播网】